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12部门联合发文:不得借佛教、道教敛财,禁止乱烧香、乱放生。

    信息发布者:汤阴县瓦岗乡瓦岗村
    2017-11-27 11:52:31   转载

     乱烧香、乱放生、资本乱入,近年来,佛道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严禁商业资本介入佛教道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投资或承包经营佛教道教场所。



    提出禁止乱烧香等十大举措


    《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治理的具体举措:


    一是明确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必须坚持非营利性质。严禁商业资本介入佛教道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投资或承包经营佛教道教场所。


    二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假借佛教道教名义开展活动、谋取利益。以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景区,不得利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收取高价门票,从严控制兴建佛教道教主题内容的文化景区。


    三是继续整治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投资修建或承包经营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严禁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四是制止乱烧香、乱放生活动。严禁佛教道教教职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等以任何名义诱导、胁迫游客和信教群众烧高香、抽签卜卦,炒作售卖“头香”“头钟”。佛教道教界要引导信教群众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


    五是依法加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经省级以上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和宗教事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



    六是规范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经营活动。经营活动的收益用于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的自养及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


    七是加强佛教道教团体和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佛教道教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税收、资产、会计制度,开设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八是引导佛教道教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商业化问题。深化教风建设,抵制商业逐利和奢靡之风,杜绝教职人员直接参与商贸活动、为商业活动站台等行为。


    九是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严守政策法规红线,不得支持参与“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不得以发展经济、促进旅游和繁荣文化名义助长宗教热,严禁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从宗教事务中谋取利益。


    十是依法依规处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运用舆论力量推动治理工作。

    商业化问题解决不好 会引发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

    近年来,佛教道教发展总体平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商业化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佛教道教的健康传承发展,还会败坏社会风气,引发权力寻租、灰色交易等腐败行为。


    《意见》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佛教道教界合法权益,确保佛教道教健康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